地基注漿
聯系我們
1 基礎補強注漿加固法
①基礎補強注漿加固法適用于基礎因受不均勻沉降、凍脹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礎裂損時的加固。
②注漿施工時,先在原基礎裂損處鉆孔,注漿管直徑可為25mm,鉆孔與水平面的傾角不應小于30°,鉆孔孔徑應比注漿管的直徑大2-3mm,孔距可為0.5-1.0m。
③ 漿液材料可采用水泥漿等,注漿壓力可取0.1-0.3MPa。如果漿液不下沉,則可逐漸加大壓力至0.6MPa,漿液在10-15min內再不下沉則可停止注漿。注漿的有效直徑為0.6-1.2m。
④ 對單獨基礎每邊鉆孔不應少于2個;對條形基礎應沿基礎縱向分段施工,每段長度可取1.5-2.0m。
2 加大基礎底面積法
①加大基礎底面積法適用于當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載力或基礎底面積尺寸不滿足設計要求時的加固??刹捎没炷撂谆蜾摻罨炷撂准哟蠡A底面積。加大基礎底面積的設計和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基礎承受偏心受壓時,可采用不對稱加寬;當承受中心受壓時,可采用對稱加寬。
2 在灌注混凝土前應將原基礎鑿毛和刷洗干凈后,鋪一層高強度等級水泥漿或涂混凝土界面劑,以增加新老混凝土基礎的粘結力。
3 對加寬部分,地基上應鋪設厚度和材料均與原基礎墊層相同的夯實墊層。
4 當采用混凝土套加固時,基礎每邊加寬的寬度其外形尺寸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中有關剛性基礎臺階寬高比允許值的規定。沿基礎高度隔一定距離應設置錨固鋼筋。
5 當采用鋼筋混凝土套加固時,加寬部分的主筋應與原基礎內主筋相焊接。
6 對條形基礎加寬時,應按長度1.5-2.0m劃分成單獨區段,分批、分段、間隔進行施工。
② 當不宜采用混凝土套或鋼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礎底面積時,可將原獨立基礎改成條形基礎;將原條形基礎改成十字交叉條形基礎或筏形基礎;將原筏形基礎改成箱形基礎。
3 加深基礎法
① 加深基礎法適用于地基淺層有較好的土層可作為持力層且地下水位較低的情況??蓪⒃A埋置深度加深,使基礎支承在較好的持力層上,以滿足設計對地基承載力和變形的要求。當地下水位較高時,應采取相應的降水或排水措施。
② 基礎加深的施工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 先在貼近既有建筑基礎的一側分批、分段、間隔開挖長約1.2m,寬約0.9m的豎坑,對坑壁不能直立的砂土或軟弱地基要進行坑壁支護,豎坑底面可比原基礎底面深1.5m;
2 在原基礎底面下沿橫向開挖與基礎同寬,深度達到設計持力層的基坑;
3 基礎下的坑體應采用現澆混凝土灌注,并在距原基礎底面80mm處停止灌注,待養護一天后再用摻入膨脹劑和速凝劑的干稠水泥砂漿填入基底空隙,再用鐵錘敲擊木條,并擠實所填砂漿.